100-110(24/32)
让他名声受损。就在潘琼要开口之际,赵小甜的满是戏谑的声音传来,“那可就奇怪了,潘副主任,各位评委,我有点东西,希望大家看看。”
柳青钢心里传来不好的预感,难道赵小甜真有胆子和他抗衡?还是说她准备拿出以前的图纸?光凭图纸可没什么用,谁能证明这就是她画的呢?又如何能证明她是什么时间画的呢?
潘琼直接接过来,和审核团几个人一起查看。
资料非常厚,里面足足装订了五本,还有几张夹在牛皮纸里的单页。
随手一翻,对技术更加了解的彭主任直接惊得站了起来,一把夺过身旁刘国富手里的装订册,两眼放光,旁若无人的翻看起来。
太震惊了!
从蒸汽机到内燃机,从内燃机到发动机,条条框框,写的清楚明白,而且,这份手册完全是按照最新技术发展历程写的,里面不仅标记了发动机的原理构成,还有零配件的材质指标和数值参考,甚至还做了曲线分析!
他看过很多教材,没有一本比得上赵小甜这本手记!
里面甚至还讲了转子发动机最初的起源和初始被淘汰的原因,后面紧接着就标记了各种改良方向的可能,还有适用范围,有了这本教材,任何人都不能质疑赵小甜的能力!
能整理出这样一份资料的人,怎么可能不知道怎么改良发动机!
“好!太好了!”彭主任像是守财奴一样,抱着资料就不肯撒手,防备地看向赵小甜,语气讨好,“赵小甜同志,这份资料能否送给我,不,机械工会?”
此刻其他人另外几本装订册翻阅完了,有些人不太懂技术,可是他们看得出来这几本手写册子的含金量,哪怕说这是出自哪个老教授之手都有人信!
很快,赵小甜否定了他们的猜测,“如果机械工会需要,我自是没意见的。这样的材料并不难得,我们厂里所有的员工每人一本,学习之后还要考试,只有考试达到80分以上的,才会被吸纳到我们厂里。”
私下了解过赵小甜背景的马上恍然大悟,对啊,赵小甜可不止一个机械厂,她还有一个不知名的修理厂,还有曾经震惊县委领导班子的修理培训班。
潘琼失态道:“你是说这些都是你自己写的?还是你那个修理培训班的必修课?”
赵小甜笑着说:“是我自己写的,倒不是必修课,只有基础专业课达到及格的优秀学员,才能选择学习这个,当然,是出于自愿的,我们修理班说白了也就是给大家提供一个学习的地方,只要有一技之长,谁都能当老师。”
赵小甜说的轻松,听的人内心已经到了翻江倒海的地步。
要不是彭主任还记得自己评委的身份,他甚至都想问问,他们培训班接不接受他这样外地来的学员。
有几个评审看向433机械厂员工的表情都不太好了,嫉妒,赤///裸///裸的嫉妒。
罪魁祸首赵小甜最可恶!
一个学习的地方?她也好意思说!说一句大不韪的话,现在的工农兵大学培养出来的人,都未必有这些人专业!
当然,他们并不知道,能做到这些绝不是赵小甜一个人的能力。433农场非常特殊,有很多老教授被发配到农场窝棚,自打赵小甜掌握一定的话语权后,农场人自觉热爱学习,这些老教授肚子里的墨水自然被盯上了。
都不用赵小甜主动争取,在进行教师选拔时,老教授们最先被推了出来。
当然,这些人肯定不能有编制,也不可能有工资,不过,教学一样可以赚工分,在陈西华的半遮半掩下,这些老教授过的十分滋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