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32章 受试者(2/4)
三期待遇一般,风险也是最小。
打发了单毅君,江淼出了实验室喘口气,又喝了一瓶特制的功能饮料,才回到实验室中。
此时阿海等人已经将第12批次培育的人造眼球,植入到了囊体之中。
这些专门为人体眼部定制的转基因囊体,看起来就和一个肉色的皮套一样,半包裹着人造眼球。
通过模拟的神经电信号刺激,可以分析出这些眼球的功能是否正常。
看到江淼走过来,阿海站起来汇报了一下情况:“老板,眼球功能正常,没有发现异常的情况。”
江淼看了一眼这些眼球,随口吩咐道:“继续检测,看看有没有排异反应。”
“好的。”
其实江淼已经通过鉴定面板,解析出这些眼球和囊体之间的适配度,他也是通过这种方式,一点点调整了眼球的基因,让其和转基因囊体的适配度达到99.9%以上。
而转基因囊体也是专门定制的。
比如眼前这些眼部囊体,不仅仅可以让人体免疫系统对其“视而不见”,还携带了特殊的神经元结构,可让眼球和脑部神经系统快速又精确的连接在一起。
如果没有后一个功能,那就算人体免疫系统不攻击转基因囊体和转基因眼球,眼球的功能也没有办法发挥,相当于白植入了。
这也是囊体的两个核心功能,只有具备这两个功能,转基因囊体和转基因器官,才可以安全植入人体,同时让器官发挥出应有的功能。
接下来的一个星期,第12批次的转基因人造眼球,不仅仅在囊体之中完成了无排异适配,还通过为猴子和家猪定制的转基因囊体,成功让这些眼球发挥出应有的功能。
实验动物身上没有使用抗排异药物,也没有出现明显的排异现象。
时间来到5月21日。
江淼带着几个研究员,加上海陆丰医院安排的眼科手术团队,在城区的马宫镇海陆丰医院内,开始第一例移植手术。
受试者的家属也在现场。
看着受试者的病床,被护工推进手术室,家属们一下子也紧张了起来。
江淼并没有进去,倒是几个研究员进去了手术室,因为这些研究员在动物身上,操刀过相关移植手术,有他们配合专业的眼科手术团队,安全性会更加高。
当然,由于考虑到是第一例移植实验,为了以防万一,这个受试者只接受左眼的移植手术。
右眼要看左眼的移植情况,如果左眼移植之后,视力功能恢复正常,同时没有明显的排异反应,那三个月后,医院会安排右眼的移植手术。
江淼坐在手术室一侧的办公室内。
他随意翻看了一下这个受试者的病历和家庭简介。
此人叫王炳东,岭南梅城人,今年三十九岁,眼睛是因为角膜病延误治疗导致的失明。
如果是高血压和糖尿病引起的眼球病变,单纯的眼球移植是没有办法根治的,因为高血压和糖尿病不控制病情,就算是移植了眼球,很快还会再次失明。
两个小时后。
阿海推门而入。
“老板,幸不辱命,手术非常成功。”
“通知家属了吗?”
“主治医师已经告知了。”
“那就好,待会送去监护病房后,我再过去看看。”江淼没有马上出去,主要是他不想和家属碰面。
倒不是他矫情,而是之前他安排过相关的人体实验,有不少家属关心则乱,又听不明白相关的医疗术语,甚至连通俗化